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三者有何差异?
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三者之间的主要差异体现在收入状况、致贫缘故以及所享受的社会福利待遇上,下面内容是对三者具体定义及其差异的详细说明:
1. 定义差异:贫困户是指家庭人均收入虽有一定数额,但仍然低于贫困识别或退出的标准;低保户是指家庭收入水平低于当地月均收入水平,且符合民族补贴条件;五保户则是指《农村五保供养职业条例’里面规定的五保供养对象,主要包括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
2. 入选条件差异:贫困户主要指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民族规定的人均纯收入,这种贫困可能是暂时的,通过政策支持和自身努力有望实现脱贫;低保户是指收入水平低于全市月均水平,并享受民族补贴的家庭;五保户则需符合《农村五保供养职业条例》的相关条件。
贫困户是户口本上所有人吗
贫困户的认定是以家庭为单位,如果户主被认定为贫困户,其他家庭成员也享有相应的待遇,一个家庭户以户口本为依据,包括户口本上所有登记的人员,家庭成员中至少有1个劳动力,贫困户家庭经济收入标准为民族级贫困户标准,按县扶贫办的统计口径,年人均纯收入低于2300元的家庭。
根据查询,贫困户的人口是以户口本上的人口为计算依据的,同一户口本上的人才能算作一户,城市户口(非农户口)不能评定为贫困户,城市困难人群可以通过城市低保、社会救济、慈善救助等途径获得帮助。
贫困户年收入标准是几许
贫困户的年收入标准因地区而异,下面内容是一些参考标准:
1. 不同城市等级的最低收入标准:一线城市最低收入标准为10万元下面内容每年;二线城市最低收入标准为8-9万元下面内容每年;三线城市最低收入标准为7万元至8万元每年;四线城市最低收入标准为6万元至7万元每年。
2. 河北省的贫困户标准:单亲家庭,人均年收入在2千元下面内容;父母均为下岗职工,人均年收入在2千元下面内容;家庭处于贫困落后地区,人均年收入在1500元下面内容。
3. 民族对贫困户的界定标准:完全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低于627元)、相对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628—865元)、低收入人口(年人均纯收入866—1205元);一般收入和高收入(年人均纯收入1205元以上),通常将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205元的家庭人口统称为弱势群体。
4. 家庭经济收入标准:根据民族级贫困户标准,由县扶贫办提供的统计数据,家庭年人均纯收入需低于2300元,评定统计单位以户为单位,家庭成员是指户口本上登记的所有人员,且家庭中至少有一名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