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工程技术 长江工程有什么_ 长江工程技术学院是几本

长江工程全览(截至2025年4月)

长江流域的工程涵盖水利枢纽、水电站群、调水工程、跨江交通设施四大类,下面内容是核心工程分类及最新进展:


一、水利枢纽与防洪工程

  • 三峡工程

    • 功能:全球最大水利枢纽,兼具防洪(保护中下游2300万人口)、发电(年发电量超1000亿千瓦时)、航运(万吨级船队直达重庆)和水资源调配功能。
    • 数据:2025年三峡库区水位调控能力达393亿立方米,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
  • 荆江分洪工程

    • 意义:1954年建成,分蓄洪区面积921平方公里,累计分洪超100亿立方米,化解长江中游洪峰威胁。
  • 丹江口水利枢纽

    • 角色: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总库容339亿立方米,年均向北方调水95亿立方米。
  • 葛洲坝工程

    • 里程碑:中国首个大型低水头径流式水电站,1988年建成,年均发电量157亿千瓦时,并为三峡工程提供技术验证。

二、水电站群与能源开发

  • 金沙江水电基地

    • 核心电站:乌东德(1020万千瓦)、白鹤滩(1600万千瓦)、溪洛渡(1386万千瓦)、向家坝(64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超4600万千瓦。
    • 贡献:占长江流域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的16.4%,年发电量超2000亿千瓦时,支撑“西电东送”战略。
  • 雅砻江与长江支流电站

    • 代表工程:二滩水电站(330万千瓦)、锦屏一级(360万千瓦),优化西南电网结构。

三、调水工程与水资源调配

  • 南水北调工程

    • 东线:依托京杭运河,从扬州抽水北送,年均调水量36亿立方米,惠及山东、天津。
    • 中线:丹江口至北京,全程自流,年调水量超150亿立方米,覆盖京津冀豫1.2亿人口。
    • 西线(规划):拟从通天河、雅砻江调水补黄河上游,解决西北干旱难题。
  • 区域调水网络

    • 引江济淮:年调水量21.4亿立方米,贯通长江与淮河,2022年试通水。
    • 引江补汉:2022年开工,三峡水库向汉江补水,提升中线调水能力。

四、跨江交通与超级工程

  • 长江大桥集群

    • 涪陵长江公铁大桥:2025年4月开工,主跨736米创全球纪录,公铁平层设计,2030年通车后重庆至宜昌缩至2小时。
    • 崇启公铁长江大桥:主塔高153米,2025年规划完成合龙,联通沪渝蓉高铁,推动长三角一体化。
  • 水下隧道突破

    • 海太长江隧道:全球最长水下公路盾构隧道(11.185公里),2025年4月盾构始发,双向六车道设计,南通至太仓车程缩至7分钟。

长江工程体系以防洪、能源、调水、交通为核心,近年新增的跨江通道(如涪陵大桥、海太隧道)进一步强化了经济带交通网络。若需具体项目的技术参数或建设动态,可参考各工程官网或长江水利*发布的最新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