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耳朵长(乐山大佛右耳内发现一个窟窿,维修工人进入后,证实史书的传言)

乐山大佛耳朵长
乐山大佛是一尊弥勒佛。唐代崇拜弥勒佛,按佛教教义,弥勒佛是三世佛中的未来佛,象征着未来世界的光明和幸福。

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在凌云山脚下汇合,这里水流急湍,过往的船只经常被冲到山石上面撞得粉碎。
凌云山上有一个凌云寺,凌云寺里有个和尚叫海通,海通看到湍急的河水将船只击碎,心中十分着急,决定在山脚下修建一座大佛。一方面减缓水势,另一方面用大佛来镇水。
为了修建大佛,海通和尚四处奔波,用了20年的时间筹集到了建佛的钱财,比后来的唐僧取经花的时间还要多。

唐玄宗开元初年,大佛开始修建,大佛修到肩部的时候,海通和尚去世了,之后得到朝廷的资助,大佛的开凿历时90年才终告完成。
修建好的大佛高71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大佛。大佛头长14.7米,头宽10米,肩宽24米,耳长7米,耳内可并立二人,脚背宽8.5米,可同时坐百余人,素有“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之称。
人们观赏这尊世界第一大佛,往往只看到依山凿就的外表,看到他双手抚膝正襟危坐的姿势,而对他的部位结构则看不真切。能够真切的了解到大佛内部结构的就只有后来的维修工人了。

自明、清以来的数百年间,大佛饱受风雨侵蚀,以致佛身千疮百孔,面目全非。1962年,又对大佛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维修,这次的维修,也为我们揭开了更过关于乐山大佛的秘密。
胸口处发现天宁阁的纪事残碑1962年维修的时候,在大佛胸口处有一个封闭的洞,洞里面有许多砖头、铅皮、废铁等,而封门石用的是宋代重建保护大佛的木阁–天宁阁的纪事残碑。
据说大佛竣工之后,曾在大佛内部建了13层木阁保护大佛,当时成为大佛阁、大象阁。宋代重修的时候称其为天宁阁,不过再明末起义的时候,天宁阁被张献忠的义军烧毁。现在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发现天宁阁的纪事残碑出现了大佛的胸口处,至今没有弄明白。

右耳内侧发现窟窿,证实史书记载内容在大佛右耳耳垂的根部内侧,有一个小窟窿,维修工人进去后,从里面掏出了许多破碎物,多是腐朽了的木泥。这说明史书记载的“极天下佛像之大,两耳犹以木为之”是真实的。我们也能得出,这个长达7米的耳朵,并不是岩石凿成的,而是用木桩做结构,抹上锤灰装饰而成的。同样在大佛鼻孔下也有窟窿,里面露出3截木头,说明大佛隆起的鼻梁也是木头做的。

发髻18层,其中三层暗藏玄机1962年维修的时候,我们终于数清了大佛头上的螺髻,共有1021个,看似与大佛头像浑然一体,其实是逐个嵌上去的。在大佛头上的18层发髻中,第4、9、18层各有一条横向的排水沟,大佛的衣领和衣纹褶皱上也有排水沟,而正胸左侧的水沟则与右臂后侧水沟相连。两耳背后靠山崖处,有洞穴左右相通;胸部背侧两端各有一个洞,这些水沟和洞穴,组成了科学的排水、隔湿和通风系统,防止了大佛被侵蚀和风化,千百年来,对于保护大佛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和国内外文物保护专家的指导下,这座屹立了1200多年的世界大佛的进一步维修保护工作正在有步骤地展开。
  大佛造型宏伟别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世界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

乐山大佛耳朵长相关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