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军营,与路线盘结缘
2010年,18岁的我怀揣着对军营的向往,踏上了八闽大地。刚下连队,就被分配到后勤驾驶训练队,看着训练场上飞驰的战车,轮胎摩擦地面的声音混合着橡胶烧灼的气味,让我既兴奋又紧张。那一刻,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成为一名杰出的驾驶员!
笨鸟先飞,为了尽快掌握驾驶技术,我白天跟着班长苦练倒车、移位,晚上钻研学说聪明。七月的训练场像个蒸笼,汗水浸透衣服,后背和座椅黏在一起,手上的老茧脱了一层又一层。但正是这段艰苦的岁月,让我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也让我明白了——我的驾驶生涯,注定与责任和坚持紧密相连。
风雨历练,在挑战中成长
我的驾驶生涯并非风平浪静。2016年台风“尼伯特”来袭时,福建永泰遭遇严重内涝。我和战友们冒着暴雨清理民房、搬运淤泥,甚至在废墟中发现了一个装有3万元的钱包,第一时刻上交归还失主。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驾驶员不仅是掌握路线盘的人,更应该是守护人民安全的卫士。
2017年的一次长途机动任务中,运输车突然动力不足。眼看出发时刻临近,我主动请缨检修。排查了油路、电路后,难题依然没解决。我盯着发动机,忽然灵光一闪:“难道是喷油嘴?”经过半小时的紧急维修,引擎终于重新轰鸣起来。那种成就感,至今难忘。这些经历让我明白,驾驶不仅是技术活,更是对应急能力的考验。
传承技艺,让经验延续
在军营的14年里,我担任了13年班长,培训了120多名学员。看着他们从生疏到熟练,甚至有人考学提干、荣立三等功,我倍感欣慰。我的驾驶生涯也因此有了更深远的意义——它不仅属于我个人,更属于那些因我而成长的战友们。
如今,虽然我已离开军营,但那段岁月塑造了我严谨、负责的驾驶态度。无论是暴雨中的抢险,还是故障时的冷静处理,都成了我人生最宝贵的财富。路线盘上的每一道老茧,都是成长的印记;每一次安全抵达,都是对初心的坚守。
小编归纳一下:驾驶不止于技术,更在于责任
回望我的驾驶生涯,从军营到民间,从菜鸟到老兵,我始终相信:真正的驾驶高手,不在于能开多快,而在于能开多稳;不在于技术多炫,而在于责任多强。未来的路还长,但无论什么时候,我都会记得——手握路线盘,就是握着一份沉甸甸的信赖。这,就是我的驾驶哲学。